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壮举,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深远意义。五四运动既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爱国运动,也是一次追求进步、民主、科学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标志着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念。
五四运动是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由一大批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发起的。他们以青年人所特有的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战斗精神吹响了振兴中华的号角,引起全社会的响应和奋起,奏响了中华民族救亡复兴的新乐章,为中国青年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五四精神。八十年沧桑巨变,五四精神永远是激励中国各族青年奋勇前进的伟大旗帜。
80年前发生的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的伟大爱国运动。当时,中国人民处在封建军阀的统治之下,受尽帝国主义列强的欺凌,面临亡国的危险。在那国难当头之时,中华爱国青年率先奋起,会同各界群众一道,在沉沉的黑夜中,第一次燃起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火炬,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这场斗争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人民的意愿,又生动、具体地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民族尊严,珍视国家主权的伟大爱国精神。五四运动唤起了全民族的觉醒,把各界群众团聚到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中来,使得自鸦片战争以来饱受苦难忧患的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自强、复兴之路。
五四运动也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它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以民主与科学为主体的弥足珍贵的思想文化财富。民主与科学的提出源于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根本目的。民主与科学之所以与五四运动紧紧连在一起彪炳史册,就在于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推动了中华民族对自身文化传统的反思和对现代文明的追求。爱国、进步、民主、科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五四精神。其中最根本的是爱国主义精神,这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国青年在党的领导下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伟大精神力量。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一脉相承、内在统一的。爱国主义作为人民群众对祖国挚爱情感的崇高精神,始终与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连在一起。只有把爱国主义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使爱国主义具有更广泛的群众性,更鲜明的时代性,更强烈的实践性,从而升华到更高的新境界。
五四运动以后,一批经过五四运动锤炼的先进分子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找到了认识中国、改造中国的强大思想武器。他们高举五四运动的旗帜,深入民众,开展斗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共产党承担起民族复兴和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的正确道路。经过长期的艰苦奋斗,建立了伟大的人民共和国。在当今国际风云变幻的形势下,社会主义中国始终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中华民族英姿勃发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五四先驱们复兴中华的理想正在通过当代中国人民、特别是跨世纪青年一代的开拓、建设和奉献变成现实。
五四运动以来80年的历史表明,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国青年最突出最优秀的品格,也是中国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实现五四先驱的理想,追求民主与科学的强大动力。当代中国青年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五四精神的实质,认清时代的潮流和青年的使命,从而在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谱写出更加绚丽的人生篇章。
今天的中国已经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这不仅使五四先驱们强国富民的理想得到了初步实现,而且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大业开辟了正确的道路。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门槛眺望未来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迅速发展,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显露,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中华民族在迈向新世纪的征途上依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新的科技革命,给各国人民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不紧紧跟上科技进步的时代潮流,不结合本国发展的实际努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就会落后,就会陷入极为被动的境地。”经过五四运动以来80年的奋斗,尤其是改革开放20年的探索与创造,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依然没有根本改变,我们的国家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
世纪之交,中华民族正处在重要的历史关头。党的十五大描绘了跨世纪发展的宏伟蓝图,这就是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一历史时期,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全社会主义法制,初步形成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基础。
这是一个宏伟的目标,这是中华民族无数志士仁人梦寐以求的理想。要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和理想,全国人民要同心同德,艰苦奋斗,用我们的智慧和汗水去迎接祖国美好的明天。要实现这个伟大的目标和理想,党和人民需要青年一代发挥更大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伟大的五四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与全国人民一道,以更高的热情和更昂扬的斗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开拓进取,勇于创造,敢于面对任何困难和风险,勇于经受住各种考验,以青春的风采和建设者的英姿投身新的伟大创业,坚定不移地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为实现祖国现代化的美好蓝图,为实现振兴中华的宏伟目标而奋斗不息,自觉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崇高历史责任。
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责任。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责任就是投身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就中国的现实而言,和平和发展是压倒一切的主题。今天的发展与建设之路和和平的建设环境是中国几代人前仆后继,不断奋斗、牺牲、探索换来的,来之不易。世界上那些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历史都表明,现代化的首要前提是经济、政治、文化获得持久、连续、稳定的发展。然而,由于内忧外患,20世纪的中国有相当长的时期处于战乱和动荡之中,这是造成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中国步入了发展的正轨,取得了伟大的成就。历史和现实使举国上下都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稳定压倒一切,建设为当今中国第一要务。当代青年应秉承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的五四精神,着眼大局,所思所为都要从稳定的角度出发,从建设的角度出发,做新世纪的建设者。
为了能够更好地承担起这一重任,当代青年要发奋学习,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前提。青年的素质,关系到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事业无止境,知识无穷尽。特别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学习将成为每个人的终生任务。我们要珍惜光阴,学而不倦,努力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的成果中,从不断发展的社会实践中汲取知识和智慧,以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需要;青年人富有理想和抱负,渴望实现人生价值。但也容易产生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想法,对未来人生之路上的困难估计不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振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事业,前进的道路上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广大青年一定要深刻认识我们的国情,一定要紧密结合现实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这个基础上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地艰苦奋斗,用诚实的劳动改变自己的生活境遇,为人民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面向21世纪,实现祖国的复兴大业,迎接未来的国际竞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最重要的是要坚持创新和勇于创新。一个民族如果不能创新,只能步人后尘,只能受制于人。跨世纪的青年一代一定要牢固地树立勇于创新的观念。没有这种观念,我们就不能很好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责任,就不能完成民族的复兴大业。如果说,五四时期的青年以创新精神开辟了中国救亡图存的新道路,那么当代青年就要以创新精神开拓富强中国的新天地;当前,我国正处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阶段,一些固有的社会生活理念有待更新、发展和完善。在这种情况下,跨世纪青年一代,要发扬中国青年运动倡风气之先的光荣传统,在完善自我的同时,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作出贡献。